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微信的“反朋友圈”实验进行得怎么样了。

2024-09-27 次浏览

“反同伙圈”。

你说的是什么。

本日要聊的是一个存在感并不太强的微信功效——微信“状况”。

微信的“反朋友圈”实验进行得怎么样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微信“状况”。有这个器械吗。

我在同伙圈调研的时刻,不少人的第一反响都表现没用过。

你看我就说它没什么存在感吧。

事实上,微信状况是微信开创人Allen Zhang异常重视的一个试验性功效,它最早脱胎于微信的“视频动态”,在2021年的微信8.0迭代到如今的“状况”。

在这个功效上线三年之后的本日,卫夕和年夜家一路来周全盘一盘这个功效的缘起、迭代、成败以及背后的逻辑——

一、龙哥的一次“反同伙圈”试验

“年夜部门产物都在诱骗用户,你做各类滤镜, 你说‘记载美妙生涯’,但生涯实在不老是美妙的。”

许多人其时可能仅仅以为龙哥2018年在腾讯年会上的吐槽只是一句对竞争敌手的Diss。

但实在并不完满是,龙哥切实其实对“真实”在社交中的紧张性彷佛有着异常执着的寻求。

在“状况”这个功效前身“视频动态”上线的时刻,龙哥在微信公开课上具体地论述了做这个功效的初志便是要实现一个“反同伙圈”的后果。


2020年微信7.0宣布的“视频动态”

在龙哥看来,同伙圈作为一种社交功效是胜利的。

但同伙圈第一不够Real,第二给人社交压力太年夜,以下是龙哥在微信公开课里讲的、逻辑严谨的原话——

“发同伙圈,实在便是把本身的人设带给所有同伙,放到所有同伙的脑壳里面的进程。”

“你发的每一条同伙圈,都是精心遴选设计过的,必定对你本身的人设是有利的,同伙圈看到的每每是最好的状况,并没有一个对象来记载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况。”

“年夜家想要逃离同伙圈的一个点是——正由于它是个广场,你宣布、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广场许多人都可以听到,如许带来的压力感是很强的,并且当你的石友越来越多,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年夜。”

“用户必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可以或许大胆的表达本身,又可以或许得到社交的利益。”

“我们愿望视频动态是同伙圈的不和,这里倡导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美的,以是年夜家假如细心留神一下,你在拍完一个视频动态底下的按钮不叫“完成”、不叫“颁发”,而是“就如许”。”

“我们为了让你可以或许大胆发的,有意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这个视频,必需要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来削减你发一下“就如许”视频的压力。”

以是,从“减小社交压力、让年夜家更Real”的目的动身,龙哥对“视频动态”做了全方位的轻量级设计——

起首它的进口极其去中心化,分离在小我主页下拉、小我头像点击、通信录圈圈等,这些都属于并不起眼的角落,毫不逼迫你去看它。

其次,它分外强调了24小时之后消散这一Story的焦点特征。

末了,弱化了点赞,把它改成冒泡,冒个泡仅仅代表一小我来过罢了。

“视频动态”上线一年之后,数据并不十分抱负(龙哥原话——“视频动态不算胜利,天天年夜概有100多万的人在发视频动态”),这显然和国外年夜火的Story没方法比。


(进口在这里,以防有读者不知道,这岁首,像我如许斟酌全面的作者不多了,还不加个存眷。)


于是2021岁首年月的微信8.0,微信将视频动态进级成了如今的“状况”,直接提供了“摸鱼”、“发呆”、“搬砖”、“出差”等几十个状况选项。

如许设计既可以削减宣布的操作本钱,又能让用户找到和本身雷同状况的人,而曾经的视频酿成了配景里的可选项。

用户既可以拍视频、选照片、也可以选视频号里的视频,也可以什么都不写直接宣布。

只管在宣布端进级变化挺年夜,但进级后的“状况”在查看端依然强调24小时消散、弱出现,锐意弱化了进口的存在感。

很显然,“状况”这个功效的动身点依然主打的是一个轻量级的分享,旨在减小社交压力,依然站在了同伙圈相反的另一壁。

那么,此次进级后用户真的买单吗。

二、状况这个产物数据到底怎么样。

微信没有在任何场所公开过“状况”这个功效的数据。

但作为一名微信生态历久的察看者,卫夕有一个相称小我的刁钻估算角度——

我有5个微信小我账号,每个石友5000+,这些都是加我的"大众号读者。

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龙哥颁布了一个数据,天天有100多万人发视频动态。

当他颁布这个数据的时刻,我分外去察看了一下我的石友里有若干发视频动态,成果是:无一破例,每一个账号年夜概10个左右;

而在本日这个光阴点,我再去察看我这些好有中有若干人发“状况”,成果是每个账号都在25小我上下。(年夜伙可以在评论区说一下你有若干石友,有若干人发状况。)

依照这个比例,也便是进级到“状况”的宣布人数是本来视频动态的2.5倍。



假如我们取150万为其时宣布视频动态的范围,那么依照比例推算,如今发“状况”的人数预计在375万。

当然,这是一种异常粗略的估量,但这个估量有足够年夜的样本,同时是按相对数据预估,即我并不是按发“状况”人数在我5000好有中的占比去乘以微信日活(究竟我的石友特性年夜概率并不相符微信誉户的整体散布)。

是以这个数据估算应该是有据可依的,至少不会存在数目级的差别。

375万人发“状况”,对付微信而言,这是一个神马样的数据呢。

我并不清晰微信团队内部若何看这个数据,也不知道Allen Zhang对这个数据是否满足,但在我看来,这个数据确定谈不上漂亮。

据腾讯最新Q2的财报:微信月活为13.7亿,那么发“状况”的375万的占比是若干。

谜底是0.27%,很显然这个比例小的可怜。

当然这只是发“状况”的比例,我们如果1小我宣布会有10小我看到,那么花费状况的人群占比也仅仅是2.7%,这个渗入渗出率很显然也长短常低滴。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个龙哥寄予厚望的新功效在为啥就不咋给力呢。

三、为什么“状况”这个产物的数据一样平常。

在我看来,“状况”这个产物不温不火的直接缘故原由是——它带来的体验增量有限。

在解释这个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直观的例子——

前几天,和娃在B站上看完《我的三体》之后,娃追着我讲后边的剧情,我说,给你本书你本身看。

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她真的开端啃《三体》第三部的对应剧情,两个小时之后,终于搞清晰了程心是在神马时刻知道那颗星星是云天明送她的(小女孩就关怀这个)。

于是我拍了一张她全神灌注浏览《三体》的照片,想着恰好发个“状况”装个逼。

成果一看,神兽头发其实是太乱了(老父亲带娃的常态),算了,照样不发了。

这时刻我发现“状况”这个功效知心地提供了一个隐约图片的选项,对啊,隐约起来不就看不见头发乱了吗。

龙哥真产物之神,对用户的当心思拿捏的死死的。

然而点完隐约之后,我去,纰谬啊,隐约之后,不就看不出那本书是《三体》了吗。那还装个屁的逼啊。

不外这也难不倒我,我添加了一条则案——猜一猜神兽看的是神马书。

嘿嘿,聪慧如我。


然而,漫长的24小时之后,基本没有任何一小我在那条状况答复那是什么书。

而这时我心坎的OS——妈的,下次确定不发了。

看到了吗,任何工作都是一体两面,当你想削减宣布压力,就得低落能见度,而能见度低落之后,反馈也就低落了。

没错,图片从清楚到隐约切实其实胜利紧缩了信息,表达从笔墨到脸色也确切简化了操作。

但你没有了活泼的、详细的器械,你也很可贵到反馈。

假如你简单发一个“发呆”的状况,你操作是简单,也没有压力,但问题是——要和你密切到什么水平的同伙才会给你这个险些没有信息量的状况点赞啊。

既要又要终究是做不到的,这便是我说的体验增量有限。

当你的“状况”藏着掖着、半遮半掩的时刻,压力切实其实小了,但也遮住了社交反馈。

反馈是多巴胺排泄的开关。

当这个开关关上的时刻,情绪代价消散了,而同时消散的还有效户打开这个功效的可能性。

以上是“状况”这个功效没能流行起来的直接缘故原由。

在我看来,更深条理的缘故原由可能是,微信作为一个强关系产物,它的关系链自己就没方法实现社交需求的年夜满贯。

没错,正如同伙圈满意的是人道中寻求存在感和良好感的需求,是以出现的根本上是积极的一壁。

它虽然不是生涯的真相,而生涯中真实的、没有那么好的一壁,切实其实也要有诉说和开释的需求,但很遗憾,“状况”不是它的解法。

人们在什么环境下才会没有压力地展现真实的一壁,无论功德照样坏事都邑没有保存。

我能看到的有两个处所,第一个是Twitter,第二个是密切关系和少少数真同伙。

先说Twitter。

在Twitter的中文圈,我看过的鲜活的、真实的个别跨越任何互联网平台,那边许多人会将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全体异常坦诚的倾吐和出现出来,看不到假装。

焦点缘故原由只有一个,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原由,不罕用户将Twitter看作是一个靠近匿名的平台。

是以人们会更乐意出现本身真实的一壁,分享一些可能无可诉说的烦心事。

不仅仅没有压力,还会有许多人在下面抚慰、回复、讲述本身相似的遭受,而这才是真正的无压力社交。

再说密切关系和真同伙,这个很容易懂得。

事实上,权衡一个同伙关系的利害,一个简单的尺度便是你是不是乐意和他分享你欠好的一壁。

当然,从这个尺度来看,对付年夜部门人而言,能向他完全无保存地坦诚的同伙终究是不多的。

这时刻我们发现,“Be Real的无压力社交”的两个极度——超隐私的类匿名社交、超密切的坦诚社交,在微信的产物形态内,前者没方法办理,后者不必要状况这个拧巴的方式。

以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状况”这个功效并不是“Be Real的无压力社交”这个需求的直接解法,至少不是最有用的解法。

四、“状况”这个功效到底值不值得。

微信刚推出这个功效的时刻,我切实其实也有些受惊,不少人批驳说搞的像QQ一样。

我倒并不在乎它是否Q里Q气,我其时诧异的点在于:龙哥素来为了微信的简练,不随意马虎加任何功效,更不会为了少数人的需求去动多半人的易用。

好比语音进度条,这是许多人在各年夜平台吐槽微信的一个重点,但微信始终没有做。

缘故原由在于,假如做了,那1亿在乎语音进度条的人切实其实更便利了,而剩下不在乎这个的10亿人可能就要忍耐多一个进度条的选项。

那为什么龙哥照样会在同伙圈之外加上这个“状况”这个相对小众的需求呢。

要知道,“状况”这个功效在产物逻辑的繁杂度上实在并不小。

它有多个嵌套的布局,必要斟酌分歧状况的连接,做过产物司理的同窗确定知道这此中的繁杂度和工程量。

好比“状况”点进入居然是可以全屏上下滑动的,再好比为了做的精细,发状况居然也是支撑分组可见的。

在我看来,微信之以是做“状况”这个繁杂而小众的功效,实在有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便是微信自己成熟的产物架构保证了即便它是一个小众功效,但并不会增长那些不消这个功效的用户的繁杂度。

这和上面的语音进度条完全分歧,语音进度条会让少数人爽而多半人不爽,但“状况”这个功效,假如你不消它,你乃至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只管“状况”这个功效增长了产物体系的熵,但并没有增长用户体验层面的熵。

这便是微信的产物Sense深不见底的功力。

而更深条理的缘故原由在于,龙哥本人对社交有深刻骨髓的细腻懂得,他想经由过程“状况”这个试验性功效摸索社交的界限。

这个功效有着强烈的Allen Zhang小我的烙印。

从QQ邮箱期间开端,这个谜一样的汉子就分外热衷经由过程设计一条简单的规矩,然后察看群体在这个规矩下会若何演化。

龙哥在微信公开课上有过这么一段表述——

“我不知道(“状况”这个功效的)成果会怎么样,对付社交产物,由于它是群体互动来导致成果的,以是很难预料社交功效交给用户群体后的反响。

然则,如许的测验考试是应该的,由于小我的状况表达的需求没有被满意。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本日很郁闷”,你不会发同伙圈,也不会跟同伙专门去说,那么,总必要一个处所可以说。”

事实上,切实其实也有一些场景可能不在龙哥的设计之内——

好比我调研的时刻,有人说他只有在出差的时刻用,就为了别人找他谈天的时刻,能看到他的头像是在出差,从而礼貌地削减打搅。

有人说,我的导师每次让我给他搞项目,我就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在“搬砖”、“疲倦”这两个“状况”中央切换,只对导师一小我可见,以便他细品之后心里有点B数。

还有人说,我跟我女同伙剖明的谁人晚上,忐忑不安,恐怕她不准许,然而她说“我乐意”,我牢牢地拥抱了她说:我年夜概是上辈子拯救了天下。


“拯救天下”是状况功效中的一个选项

然后我就设置了一个“拯救天下”的状况。

那条状况,只有我女同伙一小我点了一个赞。

或许,龙哥看到这些异常规的“状况”用户,嘴角应该会微微上扬。

结语

我无法猜测“状况”这个功效将来的走势,依照上面的阐发,它年夜概率接下来的数据也不会异常漂亮。

或许微信还会继续进行些许微调,或许在某一天它被下线我也并不会奇异,好比曾经的漂流瓶就下线了。

但我依然庆幸——

在这个产物功利主义的期间,还有龙哥如许罕有的古典产物司理,乐意用最极致的思虑来出现一些小的、细腻的、玄妙的、无关贸易化的试验功效。

人世值得。

——End——

作者简介:卫夕,"号“卫夕指北”出品人,科技专栏作者,专写长文,专注剖析互联网及社会科学的底层逻辑;不存眷这个账号,你都不知道你会错过神马。

这个状况同伙
心虚。美国大使馆祝贺游泳队创佳绩,配图紫脸全P白了,网友群嘲 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党支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