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受意识形态蒙蔽注定无视中国经济亮点
起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9月11日电 本年以来,外部情况更趋繁杂严峻,中国经济承压前行,在某些西方媒体眼里, “中国经济见顶”论再次甚嚣尘上。
事实上,本年上半年中国海内临盆总值(GDP)同比增加5.5%。对照来看,这一增速在环球主要经济体中也是最快的。

英国伦敦经济与贸易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现,综合曩昔四年来看,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示赛过环球其他主要经济体。
曩昔四年,中国经济增速总和为19.2%,蓬勃国度中增速最快的美国增速仅为7.5%。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是美国的2.5倍。假如同欧元区比拟,中国经济增速更是其6倍之多。
罗思义表现,西方媒体习用统计数据中被以为是邋遢行动的套路,即只存眷一种环境的一小部门,然后将其夸年夜。“在个体季度或个体月份,必然会有个体指标注解中国不是天下上表示最好的经济体。”
一度“看衰中国”的洛克菲勒国际团体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在《金融时报》的文章中也不得不认可,中国经济苏醒遇到了一些升沉,然则,西方“反华”情绪如斯飞腾,意识形态的蒙蔽阻碍了评论者看到任何积极的器械。
文章说,中国经济苏醒的部门动力起源于中国的科技实力。澳年夜利亚战略政策研讨所本年早些时刻的一项研讨显示,从人工智能到机械人的44 个科技范畴中,中国在 37 个范畴“令人震惊”地领先于美国。
本年,中国初次超出日本成为环球领先的汽车出口国,分外是电动汽车更是亮点中的亮点。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近几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正吸引投资者和人才纷繁涌入,并日益成为经济增加的引擎。
在中国客岁贩卖的新车中,每四辆就有一辆是纯电动汽车或插电混动车。阐发师猜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在中国新车贩卖中的占比将到达80%。
近几个月来,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热衷于评论辩论中国经济可能的“日本化”。对此言论,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在日经消息网刊文称,从外面上看,中国今朝的环境与后泡沫时期的日本相似,这从新激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是否会遭遇与日本同样命运的讨论。
作者以为,日中两国经济有其类似之处,例如都曾阅历惊人的高速增加,面对从高速增加向稳固增加过渡的挑战。然则,联合日本增加放缓的详细缘故原由来审视中国经济的远景,两种环境实有异同。中国处于有利位置,可以从日本的阅历中汲取教训。
“终极,这将取决于中国若何应对房地产和生齿问题,中国当局和社会敏捷采取行为的意愿和才能至关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