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一首小诗,短短二十字,写下了世间最美的相遇
唐代诗歌卷帙众多,仅仅《全唐诗》所收录的唐诗就达四万九千余首,墨客两千多名。而在汗青中散佚失传的唐诗更是不可胜数,许多墨客也被湮没姓名。
在这些唐代墨客中,有些墨客一生所作或所传之诗仅稀有十首,但却有一篇冠绝一时,乃至可能冠绝千百年,以至于人们完全疏忽了墨客的其他诗作。譬如落选墨客张继传诗四十余首,若何怎样《枫桥夜泊》名气太年夜,以至于许多人认为张继平生仅有一首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有一位墨客也是如斯——崔颢,一首《黄鹤楼》被赞为“唐人七律第一”,乃至让李白望而生畏。但恰是这首《黄鹤楼》名气太年夜,以至于人们都疏忽了崔颢的其他佳作。
好比下面这首小诗《长干行》,便出自崔颢手笔。短短二十字,与《黄鹤楼》作风迥异,却有别样的美,写出了最美的相遇与“搭讪”:
长干曲四首-其一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亲。
这首诗仅仅是一个场景化的描述,通篇白描,语言普通仿佛平易近歌,寥寥数笔之间就使得场景画面和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宛在目前。且看:
一个泛舟的少女,听到邻船须眉措辞的声音,便停船相问:你家住在何处呢。不待对方应答,便无邪地自言,我家住在横塘,之以是停船相问,是因听到乡音,你是不是和我同亲呢。
一个小小的场景将女子的音容相貌勾画于笔墨之外,停船相问的娇憨、自问自答的无邪、以及见同亲可知其背井离乡的际遇,都逐一显现。将异域遇同亲的大喜过望表示地委婉蕴藉。
小诗简短,寥寥二十字,语言也朴实平常,却极富场景化,画面活泼形象,人物活龙活现,让人不得不信服墨客的功力之深。诗至简意至深,含蓄天真,可谓少有的上乘之作。可见崔颢不独擅长严谨的七律,其乐府诗也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