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天宫课堂”能否经常科普太空知识

2024-10-03 次浏览

远离8年的太空讲课又来了。“天宫讲堂”第一课9日15:40开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讲课。3名航天员在轨先容展现中国空间站事情生涯场景,演示微重力情况下细胞学试验、物体活动、液体外面张力等征象,并与地面讲堂进行及时交流。

因为提前预报,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这次“天宫讲堂”充斥等待。收集上,不少网友已经对航天员发出“魂魄之问”,如“太空什么味道。”“在太空吃什么呢。”“在太空累不累。”“太空人怎样上茅厕。”等等。航天员的解答,年夜概也会被冠以“魂魄之答”。由于“魂魄之X”已成为收集热词,网友喜欢去套用;并且,航天员的答复、演示也很有趣。


“天宫课堂”能否经常科普太空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华社照片,烟台,12月9日 “天宫讲堂”第一课

固然我国航天员已经多次进入太空,"大众经由过程电视直播对浩瀚太空若干有所相识,但太空及中国空间站对许多人来说,仍旧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以是,有不少“魂魄之问”寻找真相。而经由过程航天员演示、专家共同讲授,不仅能解开网友心中疑问,也会让喜欢天文的网友兴致更高,还能让更多青少年爱上航天,以及中国空间站所展现试验的科学项目。

分外是,中国空间站初次展现、试验的项目,都给围观者留下了极其深入的印象。无论是太空细胞学研讨试验展现,照样浮力消散、水膜张力、水球光学等试验,都展示了纷歧样的试验后果,由于空间站内的情况与通俗试验室是完全分歧的。经由过程这些试验项目,"大众可领略太空科学试验的常识性、意见意义性、神奇性,显然有利于激活自身“科学细胞”。

本年1月,中国科协宣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国民科学素质抽样查询拜访成果显示,2020年国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到达10.56%,美满完成了《公民经济和社会成长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领》提出的2020年“国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跨越10%”的目的义务。而要年夜幅晋升国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须从娃娃抓起,“天宫讲堂”是造就青少年科学意识的紧张契机。

同时,“天宫讲堂”也能晋升青少年对国度的认同感和自大心。不管是每次中国人进入太空,照样开展出舱等运动,或是举行“天宫讲堂”,都向国人展现了中国航天奇迹、科技奇迹如日方升的实力。这对付青少年群体都是爱国教育。这次“太空讲堂”在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讲堂,对付港澳青少年来说,更是一次可贵的、有用的爱国主义教育。

最好能让每个青少年都能收看“天宫讲堂”,从而在心中播下航天、科学的种子。在前提容许环境下,“天宫讲堂”最好常常支配,如许不仅能扩展科普工具,也能晋升科普的深度,更能造就"大众对太空常识的黏性。上一次太空讲课是在2013年,坦白说间隔这次讲课距离太久。假如“天宫讲堂”能常常科普太空常识,后果会年夜纷歧样。 □冯海宁

讲堂太空天宫
某银行员工被全网曝光 低谷时,人生破局的三把钥匙
相关内容